《天龙八部》作为金庸武侠的巅峰之作,具备其它作品所没有的特色,这部书不仅拥有三位男主角,还用了大幅笔墨从侧面描绘了“众生相”。譬如书中的四大恶人诠释了“恶的种子是如何产生的”,三位背景各异的大男主纵然神功盖世,也无法逃脱命运的齿轮把他们推向“求而不得”的因果之中,从而与自己的初心愿景背道而驰。
萧峰为了大义而舍生成仁,喜欢无拘无束的段誉终究要去继承帝位成为孤家寡人,一心想要做个平凡小和尚的虚竹,不仅成了逍遥派的主人,还做了西夏的驸马,他的余生注定无法平凡。有不少书友认为天龙三兄弟中,以虚竹的武功最强,掌握六脉神剑的段誉次之,进而把战力无双的萧峰排在最末,在三鱼看来这就有点大错特错了,因为细细品读《天龙八部》原著的话,很容易就会发现萧峰的战力远超虚竹和段誉。
要评估一位武林高手的战力,本身的武功修为是最直观也最重要的因素,这包含内功造诣、拳脚掌法、暗器兵器、轻功身法。其次,还要考虑此人的天赋心性以及实战经验,倘若一个人练就了神功,却是个天赋笨拙之人,也会影响神功的发挥水准;心性绵柔且性格慈悲之人,同样也会让本身的武功在实战时打折扣,《倚天屠龙记》中张无忌就是个很好的例子,一身无敌的神功却数次受伤,几乎都是性格因素造成的。
一、萧峰的战力
我们再来说一下实战经验,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,《天龙八部》中的虚竹和段誉在这方面就都有所欠缺,尤其是段誉炼成了六脉神剑与凌波微步这一组合神技,从明面上的武功配置来看,连萧峰也会忌惮三分,可段誉看到慕容复与自己拼命时,段誉的表现就只能用一塌糊涂来形容。我们来看原著里的描绘:“段誉见慕容复来势凶猛,若以六脉神剑刺他要害,生怕伤了他性命,一时手足无措,竟然呆了,想不起以凌波微步避让。”说白了段誉不仅临战经验不足,连性格上也是存在“过分慈悲”,竟然直接就被吓傻了,若非萧峰及时援手,段誉这位呆若木鸡的家伙,就会被慕容复轻易“吃鸡”了。
我们再来看虚竹的表现,这位拥有北冥神功、天山六阳掌、天山折梅手、小无相功的家伙,遇到丁春秋这么一个“二流货色”,双方竟然打了个平手,书中直截了当地给出了原因,“虚竹的武功内在均在丁春秋之上,本来早可取胜,只是一来临敌经验实在太浅,本身功力发挥不到六七成;二是他心存慈悲,许多取人性命的厉害杀手,往往只施一半便即收回;三来丁春秋周身剧毒,虚竹颇存顾忌,不敢轻易沾到他身子,却不知自己身具深厚功力,丁春秋这些剧毒早就害他不得,是以剧斗良久,还是相持不下。”不难看出,虚竹和段誉在实战经验与性格软弱方面,可以说是半斤八两。
当初,萧峰在聚贤庄力战群雄时毫无畏惧,哪怕是被游坦之、丁春秋、慕容复联手围攻,他表现的也是临危不乱,与对方战得游刃有余,可说萧峰不仅能把自身武功发挥的淋漓尽致,甚至可以发挥出爆炸性的战力。萧峰的杀伐果断与敢作敢当,再加上敌人搏杀时的愈战愈勇,段誉和虚竹这两人与萧峰相比,简直有着天壤之别。从客观角度来看,段誉和虚竹中的任何一位,对上萧峰时都没有什么胜算。
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主观因素,这就是武功的修为。有些书友认为虚竹的战力高于萧峰,主要是因为虚竹不但继承了逍遥子七十年的功力,还吸收了天山童姥和李秋水的大部分功力,加起来的话足有二百年的功力,可以说从内功层面上看,虚竹的内功可以碾压萧峰的内功。
萧峰的年龄也就三十出头,所以他的内功修为最多也就二十多年,相比于虚竹的“二百年内功”,双方的内功深厚程度似乎差了十倍,再加上虚竹会天山六阳掌、天山折梅手以及可以模拟别人招式的小无相功,表面上虚竹没有理由会弱于萧峰,可你仔细分析的话,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。
二、北冥神功
北冥神功虽然可以吸收他人的内功为自己所用,可也有着一个弊端,就是这门内功无法自生内力,只能靠吸收别人的内功,一旦大量损耗了内力是无法自己快速复原的。除此之外,北冥神功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把吸收来的内力化为北冥真气,没有《笑傲江湖》中吸星大法那样吸收掉寒冰真气就无法化为己用的的隐患。虚竹的优势是内功深厚,类似于电能车的大电池,一旦耗光了电,就只能吸收别人的内力来充电,而萧峰练得内功修为来自少林,他的内力可以源源不绝,而少林的内功修炼主要有三个途径。
第一种就是少林易筋经,书中明确指出易筋经与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并驾齐驱,一旦练成了易筋经的内功,任何招式的武学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;第二种就是少林的九阳神功,这门内功秘籍到了《倚天屠龙记》时期才出现,所以不在这次考量之列;第三种就是依靠修炼少林外门绝技辅以佛法来修成对应的内功,这种内功属于少林绝技对应的专属内功,所以有着一点的局限性,修炼起来速度也比较慢,这也是少林方丈玄慈主修袈裟伏魔功对付游坦之、鸠摩智这类角色都很吃力的原因。
《天龙八部》中虽然没写萧峰会易筋经,但是从他的仅凭太祖长拳就可以暴揍武林高手来看,就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。萧峰的战力之所以遇强则强且难逢敌手,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武学天赋极高,更重要的是他的内功根基很深,不然丐帮的最强武学降龙掌也不会到了他的手里才大放异彩。
降龙掌法乃是金庸武侠里最强外功掌法之一,要施展这门顶级的掌法,没有源源不绝的内功根基几乎是撑不住消耗的,这就说明当年玄苦大师在传授萧峰武功时,早就把易筋经的内功心法传授给了萧峰,这才让萧峰有了将寻常武学施展出高阶战力的本领。不过玄苦却隐瞒了《易筋经》之名,只有萧峰通晓易筋经这个可能,他才有能力将丐帮的降龙二十八掌,可以精简到降龙十八掌的能力,阿朱得到的易筋经是梵文的,正好让萧峰错失了自己内功的真相。
《北冥神功》在《易筋经》面前,根本讨不到任何便宜,虚竹的二百年内功能发挥出的战力也有限,未必就能胜过萧峰的二十年内功。这一点可以参考《倚天屠龙记》中修炼成九阳神功的张无忌,他的内功连绵不绝,其浩瀚程度连拥有百年内功根基的张三丰都有点自叹不如,而这《九阳神功》与《易筋经》几乎是一脉相承。
不少书友揣测开创《九阳神功》的斗酒僧,可能就是晚年的虚竹本人,毕竟萧峰当年把降龙十八掌的心法给了虚竹,让虚竹回传给丐帮,而萧峰的一身超绝内功心法,自然也可能是让虚竹代传换给了少林,只不过经过萧峰和虚竹改良后的《易筋经》换成了《九阳神功》这个名字。
虚竹的天山六阳掌和天山折梅手的武学,在萧峰的降龙十八掌和擒龙功面前就不够看了,萧峰的轻功身法速度非常快,几乎与段誉的凌波微步相差无几,这也是萧峰敢说,“我想走,谁能留?”的底气。
我们再来对比段誉和萧峰的差距,从段誉只是在萧峰面前施展了几次六脉神剑,萧峰就看出了段誉轮番使用六脉剑气并未纯熟,其破绽就是“六种剑法齐使,转换之时中间留有空隙”,对手可以趁着空隙来闪避或进攻,由此可以看出,萧峰的眼力之高,犹如《倚天屠龙记》里张无忌学会了乾坤大挪移一般。
三、六脉神剑
《天龙八部》里虽然没有明确六脉神剑的最长攻击距离,但是书中却设定了一个上限,无论是“擒龙功”还是“控鹤功”,最多不过隔着四五尺远近来擒拿对方,或是夺人兵器,也阐述了“隔山打牛”的劈空掌与无形神拳,可以用虚劲伤人的内力最远不过两丈,也就是说六脉神剑的有效攻击范围也在两长之内,从六脉神剑的武学名称来看,甚至会比两丈更短一些,因为这是“神剑”而不是用弓射出的“神箭”。
我们来看一下萧峰的降龙十八掌的掌力范围,在丁春秋看到萧峰现身时,他忌惮萧峰的降龙掌,就有过一个心理描写,“天下武术之中,任你掌力再强,也决无一掌可击到五丈以外的。”可以说降龙十八掌的掌劲范围难以击伤五丈之外的人,我们打个一半的折扣,也应有两丈五的距离,就可以给对手以无形的压力。
从这一点来看降龙十八掌的杀伤范围不会比六脉神剑差,那么阿朱当初为何会担心萧峰抵御不了六脉神剑呢?这也很好理解,因为降龙掌是掌劲,而六脉神剑是剑气,对于一个武林高手而言,隔空离中了降龙掌的掌劲可能会重伤,而隔空中了六脉神剑可能会致命。
有书友可能会指出,原著里萧峰几乎是亲口承认了一个事实,“三弟剑法如此神奇,我若和慕容复易地而处,确也难以抵敌”,可在三鱼看来,这也不足以证明段誉的六脉神剑会胜过萧峰的降龙掌,因为“抵敌”一词代表的含义是“抵抗”,也就是说面对段誉的六脉神剑,萧峰的降龙掌无法正面与之对抗,因为对方的剑气施展速度快,且专精于一条线,威力和破坏性更猛烈,而降龙掌属于范围性的力道,属于挤压性与震荡波的杀伤力。
萧峰有这番感慨,也是基于段誉有着与他一样的战斗经验与行动力,可实际上的现状是段誉连一个拼命的慕容复都应付不了,更别说与萧峰对战了,我们继续来看萧峰救段誉的一幕,“原来萧峰见慕容复猛扑而至,门户大开,破绽毕露,料想段誉无形剑气使出,一招便取了他性命,万没想到段誉意会在这当儿住手,慕容复来势奇还,虽以段誉出手之快,竟也不及解救那一笔之厄。”连段誉自己都反应不过来时,反倒是站在一旁的萧峰出手就拿住了慕容复的神道穴,这两人的反应能力高下立判。
萧峰的对敌能力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,丁春秋初次对战萧峰时,“见他在十五六丈之外出掌,万料不到此掌是针对自己而发。殊不料萧峰一掌既出,身子已抢到离他三四丈外。”即便是隔着如此距离,丁春秋丁瞬间感觉气息窒滞,降龙掌势不可当犹如一堵无形的高墙,向自己身前疾冲。
这就是降龙十八掌带给人的压迫感,试问段誉在如此情景下,他能否有机会施展六脉神剑呢?在十五六丈的远处出掌,到三四丈外形成的气浪高墙,段誉的六脉神剑两丈的杀伤范围,还不待他一指点出,恐怕就气息紊乱而难以支撑了。
总结来看,同一时期的萧峰的战力远超虚竹和段誉,而未来武功前途不可限量的便是虚竹,因为萧峰的降龙十八掌和内功心法都传给了虚竹,段誉倘若把逍遥派的凌波微步还给虚竹的话,那么将来的虚竹可以说几乎无敌于天下,可以说虚竹的武功能超越当年的萧峰,可永远比不上萧峰的战力,因为萧峰的战斗意志和武学潜力,在这部书中是最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