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部小说都会有一个主角,金庸的《天龙八部》却一下子涌现了三位主角,但这并不影响金庸的发挥。在拿捏角色上,金庸依旧是游刃有余,他巧妙地借着段誉、虚竹、萧峰的身世之谜,最终将天龙八部的谜团一一铺开。于是读者不仅能在书中欣赏腥风血雨的江湖,还能跟随着天龙三主角的视角追寻着武林中的诸多秘密。
不得不承认,《天龙八部》是金庸的一部巅峰之作,无论是三个主角截然不同的奇遇、性格、身世,还是环环相扣、耐人寻味的剧情,甚至就连天龙八部里的武功都被作者设置得天马行空,有一种现代玄幻小说的味道。
一、萧峰的悲惨结局
身为大哥的萧峰毅然将断箭插入自己的胸膛就此死在了雁门关上。对于萧峰的死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。有的人认为他失手打死阿朱之后就对尘世没有了留恋之意,毕竟他和红颜佳人“牧马放羊”的诺言已化为泡影;有人认为萧峰愧对结拜的耶律洪基;也有人认为天大地大,却没有萧峰的容身之所,一边是骂他契丹狗的宋国,一边是被他挟持过帝王的辽国,于是萧峰万念俱灰之下这才自戕身亡。
不管怎么说,金庸笔下的萧峰是一个悲剧英雄,他悲天悯人,爱惜平民百姓,却落得一个自我了断的悲惨下场。
二、段誉的帝王之路
相比于萧峰,段誉就显得多福多寿了。原来,金庸是以真实历史人物段和誉为原型,将其改编成了笔下的段誉。
段和誉在大理在位40年,他膝下子孙无数,因此金庸在《天龙八部》的末尾写道: 段誉避位为僧,传位于其子段正兴。段正兴之母姓名,史无记载,是木婉清、钟灵、晓蕾,还是别位嫔妃所生,便不得而知。
后来段正兴又生了段智兴,他就是射雕时代的五绝之一:一灯大师。
三、接管灵鹫宫的虚竹
相对于萧峰的自尽、段誉的帝王之路,虚竹的归宿就显得有些退隐的味道。在天龙的末尾,虚竹牵着梦姑的手走上了缥缈峰,从此灵鹫宫就成了虚竹、梦姑的另一个“西夏冰窖”。
原来,虚竹的梅兰竹菊以及梦姑的婢女都送给了段誉。加上虚竹原是佛门弟子,梦姑又是西夏公主,二人都不喜欢打打杀杀,喜欢清清静静的生活。
于是上了峰之后,二人必是遣散了灵鹫宫门下的72洞洞主、36岛岛主,从此在人迹罕至、云雾缭绕的山头过起了退隐江湖的山林生活。
四、断了香火的虚竹
虚竹明明和梦姑同住灵鹫宫,为何他们没有诞下一儿半女?在新修版的《射雕英雄传》里,黄蓉曾提及萧峰当年的英勇;作为段誉的后人,《射雕英雄传》里的一灯大师也有为数不少的精彩戏份。
奇怪的是,后续的江湖时代有萧峰的传说,有段誉孙子的身影,为何唯独却没有虚竹后人的踪迹?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:
1、西夏冰窖过于寒冷
当年虚竹和梦姑是在西夏的冰窖里度过了三个难忘的夜晚。虽然二人身处冰爽凉快的冰窖,可外面却是炎炎夏日。常言道:切忌贪凉。在这种温度反差极大的环境里,虚竹却和梦姑夜夜缠绵。虚竹内功浑厚当然影响不大,但身为常人的梦姑的身体却遭受了极大的影响,为日后的生儿育女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伤害。
2、激情转为厌倦
想当初,初尝男女之情的虚竹不免心痒难耐,即便他知道自己是佛门中人,他依旧按捺不住对梦姑的深情思念。在第四日,天山童姥故意不将梦姑掳到冰窖,虚竹等待之下不由得如坐针毡,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:“前辈,那姑娘今晚不来了么?求求你做做好事,跟我说了吧。”
可就当虚竹和梦姑有了肌肤之亲后,原先的激情慢慢退却,取而代之的是厌倦和烦闷。在天龙八部的末尾,段誉、虚竹二人即将分离的时候,段誉却看见虚竹愁眉苦脸,于是不解地问道:“二哥,你既娶得二嫂,怎么仍闷闷不乐,是不是想到了去世的父母了?”
只听虚竹这么回:“父母去世,我虽伤心,倒也没想不开。我心里虽不开心,是因为终究做不成和尚。”
虚竹的这句话就有些前后矛盾了,毕竟虚竹和梦姑初识之际明明是魂牵梦萦,爱得死去活来。如今见面了、准备一辈子黏在一起了,虚竹却说自己“做不成和尚”了。唯一的解释就是虚竹对梦姑的激情已经退却,终究有了厌倦之感。
3、年少时的梦想
细看过《天龙八部》的朋友会知道,金庸以一个“求不得”贯穿了整部著作。无论是萧峰和阿朱诺言的烟消云散,还是段誉和王语嫣的分道扬镳,就连憨厚木讷的虚竹也有一个“求不得”的梦想:投身佛门之中,终身和青灯古佛为伴。
可梦姑却举国之力,在茫茫人海之中找到了虚竹,后来索性跟着虚竹搬进了灵鹫宫。梦姑的这个举动让虚竹眉头紧皱,毕竟当虚竹看到灵鹫宫牌匾上的“灵鹫”二字时,心中又有了一个梦想:“灵鹫二字和佛门有缘。终有一天,我要将灵鹫宫改为灵鹫寺,把这里的女人全部都做尼姑!”
梦姑这么强势,她会听从虚竹的话去落发为尼?加上此时的虚竹早就对当初犯下的色戒懊悔不已,因此上了缥缈峰之后,虚竹再也没和梦姑有过肌肤之亲。这样一来,一切都能解释得通了。
各位大侠,你们觉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