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天龙八部》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,通过宋、辽、大理、西夏、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,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,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。那么天龙八部到底作何解释,又分别对应小说里哪些人物呢?
金庸先生在《天龙八部》小说的释名中写道:“天龙八部”这名词出于佛经。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、比丘等说法时,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。如《法华经·提婆达多品》:“天龙八部、人与非人,皆遥见彼龙女成佛”。“非人”是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。
“天龙八部”都是“非人”,包括八种神道怪物,因为以“天”及“龙”为首,所以称为“天龙八部”。八部者,一天,二龙,三夜叉,四乾达婆,五阿修罗,六迦楼罗,七紧那罗,八摩呼罗迦。
天龙八部
一、天——萧峰
“天”是指天神、帝释,天神并非不死之身。临死之前有五种征状:衣裳垢腻、头上花萎、身体臭秽、腋下汗出、不乐本座,而与天神对应的人物自然是萧峰。武功盖世、心怀苍生的萧大王本是丐帮帮主,符合”衣裳垢腻“等形象,而由于自己契丹人的身世被揭露,再也做不成丐帮帮主(不乐本座),在探寻自己身世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向被命运安排的深渊,最终为了宋辽百姓免于战争而自尽于雁门关。“天人五衰”的宿命感伴随了萧峰的一生。
萧峰
二、龙——段誉
“龙”是指龙神,也就是真龙天子,是权势和智慧的象征。段誉身为大理国镇南王世子,后登基为大理皇帝,是真正的“真龙天子”,况且段誉在“天龙寺”习得六脉神剑,登基为大理皇帝后在位四十五年又在天龙寺出家为僧,一生都绕不开这个龙字。
段誉
夜叉——虚竹
“夜叉”是佛经中的一种鬼神,能吃鬼,又有敏捷、勇健、轻灵、秘密等意思。“夜叉”一般指恶鬼。但在佛经中,有很多夜叉是好的,夜叉八大将的任务便是“维护众生界”。于夜叉对应的人物当是虚竹,虚竹本是佛门弟子,因为误打误撞解开了珍珑棋局,被命运裹挟着犯了佛家戒律,虚竹学到的逍遥派武功轻灵飘逸,闲雅清隽,在成为逍遥派掌门后带领灵鹫宫及三十六岛七十二洞部众改邪归正,并清除了毒害武林的丁春秋及星宿派,可谓是维护众生的具体化行动。
虚竹
乾达婆——阿朱
“乾达婆”是一种不吃酒肉、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,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,身上发出浓冽的香气。“乾达婆”在梵语中又是“变幻莫测”的意思,魔术师也叫“乾达婆”,在天龙八部中,阿朱一出场便是将易容术展示在段誉和鸠摩智面前,而段誉凭借阿朱身上特有的香气猜到了阿朱的身份,之后阿朱多次易容帮助众人脱险,最后易容成生父段正淳的模样被萧峰误杀,成为天龙八部里最大的意难平。阿朱与萧峰短暂而凄美的爱情也符合乾达婆服侍天神的设定。
阿朱
阿修罗——慕容复
阿修罗”这种神道非常特别,男的极丑陋,而女的极美丽。阿修罗王常常率部和帝释战斗,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好食物,帝释有美食而无美女,互相妒忌抢夺,每有恶战,总是打得天翻地覆,大战的结果,也总是阿修罗往往被打败。慕容复虽相貌堂堂,却为恢复大燕的痴妄而不择手段,身边有貌若天仙的王语嫣却从不正眼瞧,而萧峰身为南院大王却与心爱的阿朱阴阳两隔。”北乔峰、南慕容“的名号让慕容复总觉得自己矮人一头,慕容家经常挑动各地纷争好趁机从中渔利,唯恐天下不乱,最后慕容复被乔峰打败、被段誉打败,因复国无望而陷入疯癫。
慕容复
迦楼罗——鸠摩智
“迦楼罗”就是我们熟知的“金翅大鹏鸟”。此鸟以龙为食,每天要吃一个龙王及五百条小龙,然而龙亦是大毒蛇,大鹏鸟因为以龙为食,体内积蓄毒气极多,临死时毒发自焚。肉身烧去后只余一心,作纯青琉璃色。天龙八部中龙为段誉,那么迦楼罗就是一直给段誉制造麻烦的鸠摩智,在天龙寺为求六脉神剑剑谱而抓段誉到苏州,并多次偷袭打伤段誉。嗜武成痴的鸠摩智因强练多种武功而走火入魔,最后被段誉吸走内力(被龙反噬)而大彻大悟,成为一代高僧,对应迦楼罗肉身毁灭剩下一颗纯青琉璃心。
鸠摩智
紧那罗——阿紫
“紧那罗”在梵语中为“人非人”之意。他形状和人一样,但头上生一只角,所以称为“人非人”,善于歌舞,是帝释的乐神。阿紫自幼生活在星宿派这样一个恶劣环境中,性情变得不可极其扭曲,没有常人的是非观念,符合紧那罗”人非人“的特质。一方面狠毒狡诈,一方面又单纯痴情。阿朱死后,阿紫陪伴乔峰左右,爱上了乔峰,符合紧那罗也是服侍帝释的乐神这一设定。
阿紫
摩呼罗迦——游坦之
“摩呼罗迦”是大蟒神,人身而蛇头。该神原本是腹行类,但由于其智力较低而无知,反而能得道挽回前因,摆脱腹行类的命运,脱胎换骨成为神祇。游坦之本事武功不高的聚贤庄少庄主,因一系列巧合而习练了少林寺易筋经成为顶级高手。但游坦之对于阿紫的爱慕近乎到痴傻的程度,在辽国期间又被阿紫百般虐待而面目全非,甚至只能以铁头罩面以示众人。
游坦之
总结: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,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,也代表着人间的芸芸众生,在贪嗔痴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的命运操纵中苦苦的挣扎。